核心内容: 文风与党风政风紧密相连,直接影响工作开展和社会风气。近年来,党中央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为抓手,弘扬优良文风,狠刹不良文风,改文风成效显著。但纠正不良文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文风与党风政风紧密相连,直接影响工作开展和社会风气。近年来,党中央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为抓手,弘扬优良文风,狠刹不良文风,改文风成效显著。但纠正不良文风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文风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731日 中国新闻网)

    文字材料,几乎已成为每个机关单位的“必需品”,年初要写计划,中途要有半年总结,年终要有全年总结,再加上各种临时的汇报、调研,一些单位花在整理文字材料上的精力越来越大。

当然,有些方案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但最基本的前提是“事实求是”,主要是对工作的总结概述,让一个不熟悉工作的人也能很快了解。然而,有些地方、部门却在材料让弄虚作假,借此机会给自己政绩套上莫虚有的“光环”,尤其是近几年统计数据造假,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冰山一角”。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领导干部在文风上弄虚作假,根子还是政绩观出了问题,想在“纸面上”出政绩,“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惹的祸。一些地方,把一些单纯的“数字”作为部门领导政绩考核重要指标,片面引导干部在材料上“做文章”。“干得好不如说得好”,一些干部为了好看的数据,不惜丢掉了最基本的诚信。

    少数单位数据造假或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弄虚作假文风成为风气,成为像“感冒”一样的传染病,污染整个政治生态,令弄造假部门、官员获利,老老实实的单位反而吃亏。而且,这会给公众带来一种误导,产生习惯性质疑,产生“狼来了”的连锁反应。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风问题上下都有,但文风改不改,领导是关键。”但要改文风,不能仅靠吆喝呐喊,而是要从源头入手,进行系统整治。一要转变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数字出成绩”模式,杜绝发展指标成为“硬指标”,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对干部的政绩有一个更客观公正的评价。二要思想素质培养,实干兴邦,只有通过苦干,才能取得好成绩,靠“纸面数据”支撑政绩,只是欺上瞒下的“假把式”,应该严厉禁止。三是加大追究问责力度,让造假官员付出沉重代价,为自己的冲动政绩埋单,形成倒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