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黎丽丽

  “通水啦,通水啦!”8月19日上午,看着清澈的江水经过3500多米的“友谊渠”哗哗地淌来,守候在渠这头的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的干部群众情不自禁地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炙烤”使湘东区的14000多亩水稻遭受旱情袭击,干旱严重面积3000多亩,部分农田出现开裂,裂缝最宽近3厘米,5000余亩水稻面临着大面积减产、绝收的风险。

  为挽救农户损失,在湖南省醴陵市船湾镇的支持和帮助下,湘东区组织党员先锋突击队顶着炎炎烈日抢修疏通自湖南境内而来的酒埠江东干支渠,用这条赣湘“友谊渠”,为受灾水稻引来了“救命水”。

  “现在正是水稻拔节孕穗及水稻杂交种源繁育的关键期,本来很担心我那3000多亩制种禾因干旱而难以授粉,现在看到‘友谊渠’又通水了,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啦。”东桥镇制种大户罗敏感慨地说。

  湖南酒埠江灌溉工程建成于1972年。2013年,萍乡市湘东区也曾面对一次旱情,那一年赣湘两省村民投工投劳,修建了酒埠江东干支渠,贯通了湘东区东桥镇江边村、长塘村、黄泥胡村等8个村庄,挽救了3000多亩面临绝收的水稻,因此也被村民们称为“友谊渠”“救命渠”。今年这一次,湘东区东桥镇又与醴陵市船湾镇携手重启“友谊渠”,引水保丰收。

  “在赣湘两省旱情都很严重的特殊时期,我们能够重启‘友谊渠’,将湖南酒埠江的水引流到东桥境内,这充分体现了赣湘两省的‘老表’情谊!”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党委书记陈康龙说,“我们会倍加珍惜这份情谊和珍贵的水资源,安排专人管理避免‘大水漫灌’,并通过山塘水库储水、分时分区调控供水等多种方式,将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缓解农田干旱,让制种稻顺利授粉,确保秋粮丰收!”